中新網開封5月17日電 (韓章云 李悅)“開封城,城摞城,地下埋有幾座城?”這首民謠在河南開封廣為流傳。古都開封地處黃河之濱,千百年來,這座古城興也黃河、衰也黃河,多次在黃河水患中坍圮又重生。近年來,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,開封“地上城一座,地下城幾層?”的謎題正在被一一揭開。
5月16日,“行走河南·讀懂中國”文物探源集中采訪團一行走進古都開封,探訪這座古城層層疊壓的前世今生。
在古馬道遺址博物館,裸眼3D動畫將城墻樓閣、黃河水患影像投射在遺址立面和古跡地面,置身其中的游人仿若穿越一般。
2000年5月,在開封大梁門城樓北側一段城墻地下,考古人員發(fā)現(xiàn)一層保存較為完好的早期古馬道遺址。馬道,即古代行人和車馬登上城墻的斜坡通道。通過發(fā)掘,發(fā)現(xiàn)了埋藏深度和時代早晚各不相同的三層古馬道。
據講解人員介紹,現(xiàn)今露天保留的清代城墻馬道為第一層馬道,即清道光年間(1842年)所建,至今仍供行人登上開封古城墻。其下疊壓的第二層馬道,始建于1840年,建成一年后開封遭遇特大洪水圍城,毀于一旦。最下面的第三層古馬道始建于清乾隆年間(1739年),使用年限近百年。
如果說古馬道遺址讓世人窺見了開封“城摞城”“墻摞墻”“馬道摞馬道”的歷史一角,那么,州橋及汴河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,則將這座古城層層疊壓的歷史切開一個剖面。
歷史資料顯示,州橋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大運河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。始建于唐代,至明末被黃河泛濫后的泥沙淤埋。自2018年至2022年,考古工作者對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開展了持續(xù)性的考古發(fā)掘工作,取得重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。
據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三營介紹,在州橋及汴河遺址考古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唐宋時期的汴河南北兩側堤岸、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汴河河道以及明代州橋等重要遺跡。
其中,宋代堤岸石壁上雕鐫有海馬、瑞獸、鶴禽、祥云浮雕紋飾,紋飾通高約3.3米,總長約30米,構成巨幅長卷。宋代河道堆積中發(fā)現(xiàn)疑似沉船的遺存,元代河道堆積中保留有狹河木樁。
“根據考古發(fā)掘結果并參考文獻資料推測:宋代州橋為柱梁平橋,橋下密排石柱,橋現(xiàn)已不存;現(xiàn)存州橋為明代早期修建,是在宋代州橋橋基基礎上建造的單孔磚券石板(拱)橋!蓖跞隣I補充道,在明代州橋橋面與河道中還發(fā)現(xiàn)明代晚期金龍四大王廟遺存,推測與河神祭祀有關,是重要的運河文化遺產。
資料顯示,開封地處黃河“豆腐腰”最脆弱位置,歷史上曾6次被黃河水淹沒毀城,州橋也于明末因黃河水患被淤埋于地下。而考古發(fā)掘,讓州橋遺址重現(xiàn),透過歷史的霧靄,人們亦能遙想當年“州橋明月,汴水秋聲”的美景。
王三營表示,如今的開封城下,自下而上依次埋藏著魏大梁城、唐汴州城、北宋東京城、金汴京城、明開封及清開封6座古城。州橋遺址的發(fā)掘,反映了不同時期“橋摞橋”“路摞路”形態(tài),是開封形成立體疊壓型城市“城摞城”奇觀的真實再現(xiàn)。(完)